来源:本站 | 作者:中涵标识 | 2022-05-14 10:00:55
导视标识牌是早期人们初到一个陌生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,它是地图的立体延伸。一个城市的道路上如果标识不清晰,很容易给行人,司机带来混乱。带来交通拥堵,进而带来心情的拥堵。一个城市的标识水平,从侧面带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。一家医院,特别是大型公立医院。人员拥挤、规模庞大、交通复杂是我们医院的基本情况。你看人潮涌动的门诊大厅,排队直接到门诊前广场,再看拥挤的门诊等候区,再看楼上的病房过道,基本都摆满了病床。
再加上功能的分楼层布置,患者/患者家属在挂号、就诊、缴费、检查、治疗的流程中上下奔波,给本来就急躁的消极心情再次预埋了激发矛盾的因素。如果导视指引不清晰,让患者走了很多冤枉路,最终还是找不到地方,那么!这种无奈的委屈到了一定临界点,矛盾就会发生。虽然这种不利的交通可能是因为节约造价、提高空间利用率等,客观实际因素带来的。那么!在既有条件下如何有效的解决医院导视问题呢?
如何在庞杂的医院环境中,植入清晰的、不犹豫的、能够准确判断的、让患者/家属/医护人员的行动路径充满确定性的超级导视系统?这就成为医院环境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。从以下5点,一举建立“医院超级导视”,让患者不迷路的医院。
一:患者一旦进入医院,就会失去参照物和方位感,而地图就是他找到自己位置的地方。所以地图是导视系统的标配。有了地图,建筑和科室信息的分布就能被他相对清晰的认识。
二:到了门诊大厅,主要任务就是咨询/填表/挂号,这时挂号区的标识必须实现高可见度,以及考虑台号、屏幕、低区识别内容。
三:心中有了地图和经过咨询,接下去就要看空间导视了,对于大型医院,医疗街有1-200米、宽度有10-20米的空间,导视必须回归到他本该有的功能。信息明确、箭头指向精准,让人一看就明白。
四: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,诊区都是沿着主要交通布置,在每个科室的入口处,都应该有刻意的提示,让患者能够清晰的识别。
五:进入候诊区,导视就从解决宏观认识问题进入了微观层面。每个科室牌都要从各个角度考虑患者能够快速的识别,别看它简单,大多数医院患者都是歪着头找诊室的。
导视是解开空间的密码,如果导视过多的考虑审美逻辑,而不研究人是如何借助导视信息使用空间的功能逻辑。那么!整个建筑空间就会变成混乱的/低效率的容器。